在“e言e行”中書寫網絡文明
如今是一個百姓深度融入網絡的時代,加強網絡文明建設,促進網絡文化健康發展,讓網絡文明植根于心、聞于言、見于行,顯得尤為重要。e言e行見素質。
網絡已經深深植入生活,涉及網絡文明、網絡安全的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在“戴著面具”的網絡空間,一些人成為了兩面人,現實生活里是一個人,虛擬社會里是另外一個人,真實生活里是“道德高尚”虛擬生活里則“賊頭賊腦”,真實生活里“文明禮讓”虛擬生活里則“蠻橫無理”。無論是在網絡社區里還是在網絡工具里,無論是在跟帖留言里還是在視頻發言里,往往有兩面人的存在。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網絡文明建設旨在創建一個健康、有序、安全、具有活力、沒有污染的綠色網絡環境。而這種秩序優良的網絡空間不僅是社會需要的,更是個人需要的。無序雜亂的網絡空間,每一個人都可能成為“下一個受害者”。
網絡亂象包括這樣幾個層面:其一是胡言亂語;其二是道聽途說;其三是語言暴力;其四是泄露隱私。最為嚴重的是發言胡說八道,最終導致網絡安全失守,比如有的人胡亂拍攝一些場所的圖片、視頻,很可能就泄露了國家秘密。
現實生活里,每個人的“一言一行”都映射著一個人的文明涵養、道德素養,可以說“一言一行”見素質、見文明。網絡生活里,也需要用“e言e行”和“e點e滴”詮釋“一言一行”。
首先,需要在網絡空間做到“e點e滴”的文明積累。網絡文明需要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我們不能以“惡小”而為之,不能以“善小”而不為,每一個人通過自己在網絡空間里的“e點e滴”的文明積累,就能成就網絡文明的大和諧樂章。無論是圍觀還是點贊,無論是傳播還是閱讀,無論是跟帖還是感言,都需要做好“e點e滴”的文明積累。
其次,需要在網絡時代做到“e言e行”的文明約束。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這個道理大家都懂得,可是有的人認為網絡是一個虛擬的空間,就開始“大放厥詞”,就開始“信口開河”。實際上,每一個“虛擬的賬號”背后是一個“真實的人”,網絡上的任何痕跡都能成為“呈堂證供”。沒有自我約束最終害了自己的事情還少嗎?
e言e行見素質,e點e滴筑安全。這需要我們強化綠色上網、文明上網、健康上網的意識,營造網絡文明人人有責、人人參與的良好氛圍。 請用“e點e滴”守好 “e言e行!”(張俠)
編輯:孟祥
新聞爆料:0516-82345678 商務合作:0516-85792397 13775881757
版權聲明: 徐州報業傳媒集團旗下媒體徐州日報、彭城晚報、都市晨報、中國徐州網所發表之文章與圖片,受《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保護,未經書面許可不得轉載。 部分網站的侵權行為,如擅自轉載、更改消息來源以及抄襲等,徐州報業傳媒集團及其旗下媒體已經委托有關部門收集相關證據。 本站部分資源來自網絡,如有侵犯您的版權及其他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將核實情況后進行相關刪除!
-
新沂市人民法院打造“融入式”機關黨建品牌成全國典型
新沂 / 時間:2022.10.11
-
鼓樓高新區鍛造高質量發展“強引擎”
鼓樓區 / 時間:2022.10.11
-
銅山被納入2022年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創建名單
銅山 / 時間:2022.10.11
-
王劍鋒調研重點企業
要聞 / 時間:2022.10.11
-
建專業園區 聚產業集群
銅山 / 時間:2022.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