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十年丨江蘇鹽城:激活綠色發展“強引擎” 拓展對外開放“新空間”
黃海潮起風帆勁,與時俱進勇登攀。
十年,彈指一揮間。黨的十八大以來,鹽城在銳意進取的歷程中,留下一串串閃光足跡,交出厚重提氣“成績單”:地區生產總值由2012年的3097.19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6617.39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由312.78億元增長到451.01億元;進出口總額由57.54億美元增長到174.16億美元。
站在新起點上,時不我待的鹽城,奮楫揚帆,全面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重大要求,按照省委工作會議部署和市委八屆三次全會精神,扎實開展“企業大走訪、項目大推進、產業大招商”活動,著力促增長、強產業、增后勁,經濟運行穩定恢復、穩中加固、穩中向好。
今年上半年,鹽城地區生產總值、工業增加值、進口、貸款余額等指標增速列全省首位;投資、進出口、出口、財政收入增速列全省第二;今年7月份,主要經濟指標中,工業、投資、外貿、貸款等指標增速繼續列全省前列。
隨著中國海油鹽城“綠能港”、SK動力電池、弗迪動力電池、天合(大豐)儲能、阿特斯儲能、通威高效光伏組件、蜂巢能源動力電池等一個個重大項目簽約落地、快速推進、投產達效,承載鹽城人民的新期盼、新愿景,勾勒城市欣欣向榮的最美模樣,傳遞鹽城“競逐新賽道、勇當排頭兵”,主動擔當、敢為善為,為全省“勇挑大梁”多作貢獻,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的實踐行動和堅定決心。
現代產業鏈式集聚 挺起經濟穩增長“硬脊梁”
產業是經濟社會發展的脊梁。
聚焦產業綠色化、綠色產業化,鹽城加速推動產業邁向中高端,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不斷塑造產業發展新優勢,汽車、鋼鐵、新能源、電子信息等主導產業全面起勢,晶硅光伏、風電裝備、不銹鋼、動力電池、大氣污染防治設備等5條地標產業鏈,精密結構件、印制電路板、車聯網等8條優勢產業鏈,光電顯示、集成電路、軌道交通等10條潛力產業鏈全面布局、積厚成勢,為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不竭動力和強力支撐。
汽車產業是鹽城的支柱產業。鹽城現有起亞、華人運通等整車生產企業,以及234家規模以上汽車零配件企業,產品類別涵蓋了乘用車、商用車和專用車等全系列產品,累計產銷突破600萬輛。
晶硅光伏是鹽城重點打造的地標產業鏈,天合光能、阿特斯、協鑫集團、潤陽、悅陽、正泰新能源等一大批大型知名光伏裝備制造企業落戶投產。9月29日,通威高效光伏組件制造基地項目落戶鹽城,這是鹽城踐行“雙碳”戰略、建設綠色低碳發展示范區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
天合光能鹽城基地是全球技術領先的雙玻組件生產基地,是晶硅光伏產業鏈上的龍頭企業。天合光能累計在鹽城經開區投資了18.5GW電池和17GW組件的210超級工廠。去年大豐基地年產10GW光伏組件項目當年開工,當年滿產運營。今年3月份,落戶大豐的天合儲能系列項目已開工,投產后必將為鹽城新能源產業補鏈強鏈注入新動能。
“鹽城基地將不僅是天合光能最大生產基地,同時也是行業內最大的生產基地。今年上半年銷售額同比提升400%?!惫驹O施經理李根介紹。
作為風電裝備產業的重要補充,亨通海能項目主要從事超高壓陸地電纜以及超高壓直流光電復合海底電纜的生產。項目分兩期,總投資38億元,高壓陸纜已經進入試生產,海底電纜項目預計明年6月投產。一期全部投產后,可實現年銷售額30億元。
在射陽黃海岸邊,500千伏、220千伏的亨通海底電纜智能生產線直通大海,高達148米的高壓海纜交聯立塔將在船上完成絞纜。江蘇亨通海能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宋程成說,“500千伏海底電纜打破了國外市場的壟斷,實現了國產化。同時,在220千伏海底電纜生產時可實現單根31公里無接頭,大幅度降低敷設和運行風險?!?/p>
經過數年培育,鹽城電子信息產業實現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從弱到強的飛躍發展,已招引東山精密、維信電子、立鎧精密、領勝、科森、盈信通、賽博宇華、博敏、捷士通等一批龍頭企業,邁向千億級產業集群。
電子信息產業龍頭企業立鎧精密科技(鹽城)有限公司,是華東地區最大消費類電子和模組結構件制造基地,年產精密結構件1.3億片,占全球市場份額35%?!拔覀円巹潓嵤?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項目?!惫靖呒壗浝眈R志華說,希望能形成適用于鹽城本地企業的典型建設案例和應用場景,引領帶動一批制造業企業進行“5G+工業互聯網”融合轉型。
今年1至8月,全市工業增加值增長8.7%,列全省第一;實現開票銷售達6265.7億元,增長25.2%。23條產業鏈規上企業實現開票銷售3304.2億元,增長32.1%。累計新簽約億元以上產業項目806個,平均單體投資規模6.2億元。
重大項目突破成勢 激活綠色發展“強引擎”
如何應對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和經濟運行的新情況新特點?答案是:發展的后勁靠產業,增長的動力在項目。鹽城以克難精神、奮進姿態應對大戰大考,牢牢扭住重大項目這個“牛鼻子”,在“穩”的基礎上努力實現質量、結構、速度、效益各方面的“進”,全力穩住經濟大盤。
中國海油鹽城“綠能港”是國家和省“十四五”重大能源基礎設施工程。9月26日下午,經過16天、6000海里航行,來自卡塔爾的“阿爾卡莎米亞”號液化天然氣運輸船抵達濱海港碼頭,向3號儲罐輸送首船21萬立方米液化天然氣,標志著我國規模最大的液化天然氣儲備基地正式投產。
鹽城“綠能港”是集液化天然氣接收、儲存、外輸,以及冷能利用、燃氣發電、燃氣制氫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綠色清潔能源供應基地。目前,項目一期工程批量建設10座儲罐,總罐容250萬立方米。二期項目計劃再建設10座儲罐、1個LNG碼頭、2個泊位及配套接卸設施,總罐容270萬立方米,建成后將成為年處理能力2000萬噸的國家級LNG接收儲運中心,對于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加快鹽城綠色低碳發展示范區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雙碳”引領下,新能源汽車加速發展,作為核心部件的動力電池發展空間巨大。鹽城順勢而為,聚力打造動力電池產業集群。位于射陽經開區的弗迪動力電池項目是比亞迪集團在江蘇唯一的刀片電池制造基地,項目總投資150億元,全部投產后年產30GWh新能源動力電池。目前,一期8條自動化生產線滿負荷生產,二期項目全面開工……
比亞迪集團高級副總裁、弗迪電池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何龍表示,“比亞迪將在鹽城基地一期項目滿產達效同時,緊盯目標任務,搶抓時間節點,全力加快二期項目建設,力爭基地早日全部建成投產?!?/p>
簽約5天后完成432畝存量建設用地掛牌,20天完成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手續……僅用8個月,弗迪動力電池一期項目實現投產,這背后折射出鹽城不斷優化的營商環境和無微不至的為企服務。
近日市委部署開展“企業大走訪、項目大推進、產業大招商”活動后,全市各層各級領導干部面對面傾聽企業心聲,想方設法解決問題,一著不讓加快項目建設,精準開展產業招商,全力助企穩定信心、激發內生動能,有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提升發展質效。
截至目前,鹽城列省重大項目、市重大項目開工率分別為100%、88.2%,較去年同期提高10、10.9個百分點,分別完成列統投資162.3億元、558.8億元。
外資外貿量質提升 拓展對外開放“新空間”
沿海地區是開放發展的最前沿,鹽城堅定不移擴大開放、加快融入“雙循環”,深度參與國內國際分工,推動外資外貿高質量發展,對外開放領域不斷拓展、層次不斷提升,開放型經濟邁出新步伐。目前,鹽城擁有5個一類對外開放口岸,是中韓產業園三個地方合作城市之一,是國家級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國家級外貿轉型升級基地。
高水平對外開放成為經濟發展的最大潛力和最強動能。鹽城持續推進招商引資,通過定期舉辦“5·18”鹽城投資環境說明會、跨國公司專場推介會,常態化組織“云洽談”“云招商”,推動SK、金光等一批重大外資項目落地。今年1至8月份,全市實際使用外資10.78億美元,同比增長13.89%。
韓國SK動力電池鹽城基地是韓國SK集團布局中最大的、具有示范引領帶動作用的行業龍頭。其中二期30GWh動力電池項目總投資25.3億美元,總建筑面積47萬平方米,單體最大建筑面積12.8萬平方米,在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布局鋰離子動力及儲能電池、電池芯及電池模組,是近年來全市最大利用外資項目。
“目前,一期27GWh項目,其中一棟10GWh滿負荷生產,二棟17GWh全面投產,并于9月中旬正式批量出貨;二期30GWh項目加快建設,打造當下全球最大的動力電池項目?!盨K新能源(江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泓睿介紹。
今年出臺跨周期調節穩外貿15條政策,有效應對經濟下行壓力,并且推動“1+4+N”跨境電商園全域布局。在SK動力電池、立鎧、維信電子、天合光能、起亞汽車等重點企業進出口增長帶動下,今年1至8月份,鹽城進出口總額143.7億美元,規模居全省第6位;總額同比增長36.5%,進出口、出口、進口三項指標增速均列全省第1位,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的水平進一步增強。
中韓(鹽城)產業園是納入中韓自貿協定框架的兩國共建產業園區。今年是中韓建交30周年,也是中韓(鹽城)產業園設立5周年。目前,建成中日韓(江蘇)產業合作示范區等一批開放載體平臺,復制推廣自貿試驗區202項改革試點經驗,集聚現代起亞、SK動力電池、摩比斯、京信電子、新韓銀行等一大批韓資企業,總投資突破130億美元。累計設立1000萬美元以上韓資項目141個,累計設立3000萬美元以上韓資項目47個。
高水平擴大對外開放就是要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2020年至今,鹽城累計新批境外投資項目22個,中方協議投資5.56億美元,主要集中于新加坡、印度尼西亞和越南,投資行業70%以上為制造業。民營企業是“走出去”的主力軍。江蘇德龍鎳業有限公司是鹽城市特大型民營鎳鐵冶煉企業,在印度尼西亞投資建設了四個鎳鐵冶煉項目,總投資近40億美元,是鹽城“走出去”規模最大的企業。潤陽新能源公司在泰國投資1.84億美元的4GW高效太陽能電池項目,實現了鹽城市光伏產業在海外投資、生產、銷售的新突破。
時間一刻不耽誤,工作一刻不停歇。鹽城以咬定目標不放松、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必勝決勝干勁,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持續突破重大項目,堅定不移擴大開放,全力以赴沖刺全年目標任務,上下同心力爭實現最好結果,在“勇當沿海地區高質量發展排頭兵”的新征程中闊步前行。
新聞爆料:0516-82345678 商務合作:0516-85792397 13775881757
版權聲明: 徐州報業傳媒集團旗下媒體徐州日報、彭城晚報、都市晨報、中國徐州網所發表之文章與圖片,受《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保護,未經書面許可不得轉載。 部分網站的侵權行為,如擅自轉載、更改消息來源以及抄襲等,徐州報業傳媒集團及其旗下媒體已經委托有關部門收集相關證據。 本站部分資源來自網絡,如有侵犯您的版權及其他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將核實情況后進行相關刪除!
-
新沂市人民法院打造“融入式”機關黨建品牌成全國典型
新沂 / 時間:2022.10.11
-
鼓樓高新區鍛造高質量發展“強引擎”
鼓樓區 / 時間:2022.10.11
-
銅山被納入2022年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創建名單
銅山 / 時間:2022.10.11
-
王劍鋒調研重點企業
要聞 / 時間:2022.10.11
-
建專業園區 聚產業集群
銅山 / 時間:2022.10.10